我昨天的回复可能重心偏了点。而且我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很可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。所以我重新表述一下。
主角并非不真实,而是不好去理解。这个表达有些贪心,但是我私以为这个角色有着更加值得发掘的地方,在各个阶段的转变应该有着更深层的缘故。作者像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,为读者展现了主角的过往经历,但我还是觉得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她的家庭在大学之后几乎没有剧情上的分量,除了初中同桌外她的过去(大学之前)和现在(大学整容之后)的联系显得过于单薄。再怎么说,整了容后,她的家庭会是什么反应,她性格的形成,又仅仅只靠初高中的环境就可以了吗?
所以我说主角她像个人偶,是指她的经历在剧情上的割裂,她像是把一群人的自述给拼在一起,而不是一个人的连贯而统一的经历。
所以我很可惜主角。我认为她的行为是可信的,但她的转变缺少过度。我认为这个转变里面藏着更本质,更核心的东西:那就是她的核心性格和它的形成原因。这个批评大概率是出于我私人的审美,但我承认,我很想知道这个。所以我会记着这个角色,思考她的动机和成因。
还有就是我写这一段的主因是我还想真诚的问一个问题,作者您是如何创作这么个角色的。我看您说是根据小红书上的自述,如果方便的话,可以更详细的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方法吗?(我也想写一篇女性视角的文章,虽然大概率赶不上征文了,但多少想取取经)